硒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環境中硒污染物的來源
巖石中的硒會通過風化作用釋放到土壤和水源中,煤炭和石油燃燒也會將硒(主要是氧化硒)釋放到大氣中。此外,來自硒生產和加工工廠的硒粉塵和含硒廢料也會進入土壤和大氣中,而人類在農業生產中所使用的含硒肥料也會導致土壤中硒含量的升高。
硒對環境的影響
土壤中硒的含量會受到成土母質、成土過程、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人為因素、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若土壤缺硒,牧草含硒量過低,牲畜會出現肌肉萎縮、肝壞死、不育癥、發育不良等病癥。但在富硒地區牧草含硒量過高,動物會出現脫毛、貧血、心臟萎縮、肝硬化、中毒等病癥。
硒對植物的影響土壤中的硒是植物硒的主要來源,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硒主要包括部分有機硒、硒酸鹽和亞硒酸鹽。植物對土壤中硒的吸收與植物種類、土壤含硒量、土壤質地、PH值、土壤水分含量、鹽度等因素有關。硒具有抗真菌病害、拮抗環境毒害、抗氧化、調節葉綠素合成的作用,能夠促進植物生長,提高農作物品質。過量的硒則會對植物生長產生毒害作用,大部分植物出現中毒現象,生長及生理活動受到抑制。
硒對水中生物也有影響,主要表現為增加生物的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重金屬毒害,減少死亡率。硒缺乏會導致水生生物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升高,生長緩慢,而硒過量則會導致生物體內硒富集,影響生長,并且會對食用這類產品的人類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