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ETF市場未來增長規模將穩步上升
——2018未來ETF年會在滬隆重召開!
自從1993年第一支完整意義上的ETF產品“SPDRS&P500ET”在美國上市,成為全球金融市場增長最快的產品以來,ETF產品進入快速增長期,數量呈直線上升態勢,資產規模也迅速增加??v觀全球市場,無論是從數量、規模還是產品創新,ETF都無疑成為近年來表現最亮眼的投資工具。
2004年12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的上證50ETF是境內首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此后上海證券交易所陸續推出上證180ETF、300ETF、高紅利股票指數ETF、國債ETF、H股ETF、大盤股指數ETF、行業ETF等。
根據財視中國旗下金融智庫財視研究院的《2018ETF趨勢展望分析報告》中的研究顯示:2017年,中國ETF占據主導地位的投資人是:高凈值人群養老基金,生命健康基金,保險公司,各類基金會,家族辦公室,母基金,管理賬戶平臺。隨著A股被納入MSCI指數,ESG指數的發展成為了機構投資者看重的核心指標?,F階段中國ETF產品各個門類中股票ETF仍舊占據絕對優勢,股票ETF產品約占市面上的78%,貨幣ETF產品占比為15%,債券ETF產品占比為4%,商品ETF占比為3%。
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創新中心總經理劉逖在“未來ETF2018”年會中對于2018年ETF市場未來趨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國際ETF市場未來增長規模將穩步上升。據統計,截止至2018年5月底,全球ETF資產規模為48600億美元,相比于十年前,復合增長率為21%。此外國際市場未來還將呈現ETF管理人員規模高度集中、固定收益類ETF比重大幅上升、美國市場主動股票型基金向ETF轉移、智能貝塔ETF成長空間巨大、金融科技與ETF創新發展深度融合、以ESG為代表的各類主題型ETF日益受到關注等趨勢。
他還表示,在公募FOF投資時代下,隨著市場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養老金入市等,境內ETF市場將會迎來新的發展。
跨境ETF投資與新興市場投資討論環節中,多位嘉賓就“如何從全球ETF市場獲利”為主題展開了討論。其中,博弘數君(天津)資產投資總監顧晶表示:跨境ETF著重點在母基金,注重在資產配置方面的考量。母基金除了要獲得資產配置方面的收益,還要考慮超額收益。選子基金的時候,可以將多因子的ETF來作為母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的方法。
中金公司香港資產管理部負責人林寧表示:涉及到跨境,就需要對監管的要求、投資的渠道有所了解。為了應對監管層出不窮以及渠道受限的情形,在設計層面,應當抓住具有好的主題、有活力的Smart Beta產品,或采取智能機器人來進行ETF的組合操作等。但Smart Beta有它的弱點,在一個風格轉換的市場里,特定類型的Smart Beta的產品不一定能夠適應市場。交易成本以及指數的跟蹤誤差是不可忽視的。
國泰投信量化及投資型商品部主管章錦正表示,在臺灣,目前投資全球的FOF大約有一萬億臺幣的規模。由于ETF長期的回報率高,費率低,比較透明等優點,所以臺灣五至七成投資者青睞投資海外ETF。
“Smart Beta跟ETF是一個很好的互補,Smart Beta等于是便宜版的量化對沖基金,費率更少?!敝Z亞財富(香港)首席投資官馬暉洪認為,ETF增長和表現未必全盤皆好,但Smart Beta能夠選到一些增長比較快的中小盤股,所以Smart Beta對ETF起到互補的作用。對于投資者,如果選價值型或者增長型的Smart Beta和ETF,還需要考慮ETF的流動性部分。
作為ETF的發行方,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在發行ETF時會考慮兩個因素,產品本身是否有足夠的增長性,以及是否迎合投資者的需求。其大中華區機構業務負責人俞逸欣表示,在發行之前,我們會做比較長期、細致的研究,還有一些數據的回測分析,從而確保我們的ETF指數的回測業績是能夠跑贏我們鎖定的基準指數的。
隨著外管局放開QDII額度審批,約24家機構獲得新的QDII額度。時隔三年的QDII復蘇對于境外ETF投資有著巨大的影響。平安信托海外投資部投資總監盧楊認為:對個人來說,境內的個人投資者投資境外ETF只能通過產品的形式,QDII放開對于個人層面意義不大。對于機構投資者,QDII擴容、人民幣升值,會大幅減少短期資本外逃的壓力,總體來看QDII額度放開對境外投資是有利的。
QDII作為跨境型的上市交易型的產品,無論和ETF還是LOF組合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為滿足投資者需求,需要市場能夠開發出更多的上市交易型的跨境產品。華寶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周晶表示: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認識到了境外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很多人投資海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做資產配置,因此對海外的ETF其實更傾向于比較穩健型的ETF。
投資海外市場,對于投資者來說,要站在海外投資的角度更多地學習,掌握更多的投資方面的知識。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ETF投資部負責人Jooyoung Yun認為,投資者要適應市場上節奏性的變化。當前市場變化更傾向于做被動投資。從成本分析來看,被動投資會更有優勢,因此未來ETF的投資一定會更受歡迎。他指出,主動和被動并不是A和B之間的一個單向選擇,在未來可能需要在主動和被動投資之間進行相應的互動和協作。
參與本次“未來ETF2018”年會的現場嘉賓分別來自基金、資產管理、證券、投資、銀行、交易所等機構約300人。大會同時得到中國絕對收益投資管理協會和上海北外灘絕對收益投資學會的大力支持。
為表彰2017年度在ETF基金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財視中國特聯合了多家學術機構、評估機構共同發起“2017年度ETF·介甫獎”獎項評選,吸引了廣發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大華基金、嘉實基金、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等數十家機構參與獎項角逐。
歷時兩個多月的嚴格評選,在近百名ETF基金同行的見證下,“2017年度ETF·介甫獎”頒獎典禮與論壇同期舉行,其中最具潛力ETF基金管理人由平安大華基金獲得,最佳ETF基金管理人由嘉實基金獲得,最佳離岸ETF基金投資人由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獲得,滬深ETF基金產品獎由嘉實滬深300ETF、平安300ETF、廣發滬深300獲得,權益類ETF基金產品獎由交銀上證180公司治理ETF、南方500ETF獲得。
附2017年度ETF·介甫獎榜單
機構類:
ETF基金新秀獎:廣發基金、建信基金
最具潛力ETF基金管理人:平安大華基金
最佳ETF基金管理人:嘉實基金
最佳離岸ETF基金投資人:南方東英資產管理
產品類:
滬深ETF基金產品獎:嘉實滬深300ETF、平安300ETF、廣發滬深300
最佳離岸ETF基金產品獎:工銀南方東英中國新經濟行業ETF
權益類ETF基金產品獎:交銀上證180公司治理ETF、南方500ETF
ETF聯接基金產品獎:廣發創業板聯接C
黃金ETF基金產品獎:今冠黃金ETF套利產品
貨幣市場ETF基金產品獎:華寶添益
固定收益ETF基金產品獎:海富通上證可質押城投債ETF
主題型ETF基金產品獎:廣發中證環保
最佳智能Beta指數基金產品獎:嘉實基本面50指數(LOF)
最具創新精神ETF基金產品獎:建信MSCI
個人、團隊類:
最佳ETF投資組合經理:廣發基金—劉杰、平安大華基金—成鈞
最佳ETF研究團隊:建信基金—金融工程及指數投資團隊
免責聲明:中國白銀網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中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及時來電或致函告之,本站將在第一時間內給予刪除處理。若是未經證實的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投資和交易根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上海找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